我們經常聽見或者看見有關“公司注銷、公司吊銷、根據某某法規撤銷或者吊銷該單位的行政許可(某某資格證書)等,對于我們吃瓜群眾,真的還搞不懂真正的含義。

這些專業名詞,在法律條文中,不同語境下,相近的詞法律意義存在著一定的差異,如果不仔細注意這些差異還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。通過了解什么是行政許可(比如:食品經營許可證)和公司的注銷、吊銷的差異,你就會有所了解了這種差異了。
1、吊銷、注銷與撤銷行政許可
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“行政許可”?
行政許可,俗稱資質許可、工商許可等,其實就是指企業在某個領域從事(或進行)某類(或項)商業活動所具備的經營資格,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資格要求,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,企業擬經營類別、經營規模、涉外與否以及權益結構等,均需通過相應的審查、審核、審批等行政管理部門逐一確認核準。 一般而言,工商、稅務、環保、消防等國家管理機構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通過的審查部門,涉及不同的行業,還有不同的專管部門進行審查,比如建筑、餐飲、娛樂、制造、教育、咨詢等不同的大分類下,還有更為細致地分類管理。只有通過所有相關部門的審核后,取得主管部門核發的生產經營許可證、安全生產許可證;特種經營取得相應主管部門核發的特種生產資格證,以及相應的配套資格證,如消防、環保等證,方可正式營業。
注銷行政許可。這種是企業的權利,企業提出申請便可辦理,屬于正常取消行政許可,無法律責任。
撤銷行政許可。是企業主體違規或者異常等,由政府機關的相關問題發生,會產生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吊銷行政許可。 指行政機關采取強制手段剝奪被許可人的經營權或資質、資格。這是行政機關對被許可人實施的最嚴厲的行政處罰。
公司的注銷、吊銷
公司注銷指的注銷是由于公司內部因素,公司法人主體資格消滅的法定程序。
公司吊銷指的是由于違反相關法律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,吊銷后公司的法人主體資格仍存在,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從法律的角度說,沒有公司“撤銷”的說法,只有公司吊銷、公司注銷或者公司吊銷轉注銷。
不知以上的解釋,企邦邦的小編寫的是否明白,如若以后需要進一步的了解,可以致電北京企邦邦商務有限公司,必將“知無不言、言無不盡”。